加拿大家园论坛

法理与技术:关于双护照从中国出境若干问题的解释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934780/

BoyceH : 2023-09-19#1
我看了论坛上许多关于两本护照旅行的解释,发觉有很多误区。我希望写一篇文章解释一下。

1. 从中国出发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出发过程涉及五个不同的单位——航空公司、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国家移民管理局(NIA)、中国海关、目的地国移民局。航空公司和目的地移民局不需要过多解释。中国海关的职责是征收关税(主要针对代购人群)和国境卫生检疫(因此COVID期间他们负责查核酸证明)。国家移民管理局的职责是检查出入境证件,防止黑名单人群(如通缉犯)出境和不受欢迎的外国人入境。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职责是管理航班的离港业务,包括对乘机旅客执行安全检查。这五个单位都拥有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不是同一套系统)。

是的,抛开航空公司和目的地移民局不谈,CAAC、NIA、海关这三个中国政府机关系统也是彼此独立的。这意味着信息在这三个系统中可能是冲突的、不一致的。在任何一个中国政府部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除非发现异常情况,否则他们只会在其他单位的系统中执行常态化检查。而由于中国政府长期管理混乱,他们的常态化检查是做不到尽善尽美的。由于官僚机构的惰性,除非本部门的SOP要求积极地解决信息冲突的问题,否则任何部门都会把信息不一致归咎于其他部门,不会去主动解决问题。接下来解释一下每个步骤涉及的单位和系统。

第一步:你购买了机票​

这一步的本质是购票信息录入航空公司票务系统。有些航空公司的购票系统是自建的,而有些航空公司使用了“中航信”的系统。他们会在购票时要求你提供姓名,可能要求你提供国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但这些都不是本质的——这是航空公司为了“防止黄牛、卖票到人”的商业措施。如果航空公司乐意,他完全可以把卖给别人的票在办理登机牌的时候转给你,但基于商业理由,没有航空公司会这么做,否则人人都可以做黄牛囤票,票务代理公司就没生意了。

第二步:你办理了登机牌​

这一步的本质有四个:(一)乘客信息写入民航离港管理系统;(二)向NIA的iAPI系统作出境乘客信息预报;(三)向目的地移民局的API系统作出入境乘客信息预报;(四)航空公司签发登机牌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论坛置顶高赞文章(https://forum.iask.ca/threads/891393/)中说“登机牌二维码里没有国籍和证件号”是正确的,但这种说法有误导性。绝大多数航空公司都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会员,登机牌是根据IATA的规范制发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全球业务的一贯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贯性,“上海经东京至温哥华”的联程航班就会导致混乱,因为东京的地勤可能看不懂上海签发的登机牌。然而,登机牌上有什么是一回事,在中国、什么信息被写入了民航离港管理系统,是另一回事

(一)乘客信息写入民航离港管理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航空公司除了报送登机牌上的信息外,必须报送的旅客的证件信息。这是因为CAAC的职责包括安全检查,而安全检查包括证件检查。《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第二十九条说:
旅客及其行李物品的安全检查包括证件检查、人身检查、随身行李物品检查、托运行李检查等。安全检查方式包括设备检查、手工检查及民航局规定的其他安全检查方式。

(二)向NIA的iAPI系统作出境乘客信息预报​

这是2018年《出境入境航空器载运人员信息预报预检实施办法》实施后的强制性规定。至于具体要报送什么,《iAPI业务实施指南》(https://iapi.nia.gov.cn/iAPI/)第3.2.1节中“表2:旅客数据要素”定义了需要报送的内容:
姓、名、中间名、出生日期、性别、国籍、旅客类型(入境/出境/过境)、出境入境证件种类(身份证明、入境许可*)、出境入境证件号码(身份证明、入境许可*)、出境入境证件签发国、出境入境证件签发日期、出境入境证件有效期截止日期(身份证明、入境许可*)、居住国*、在华住址*、订票记录编号、电子客票号、旅客参考号、航班号、最初登机地、最后下机地。
其中带有星号(*)的仅需为外国人录入。

需要说明的是,COVID之前,在某些机场(例如上海浦东机场)的自助通关机器上可能还保留着登机牌扫描器,需要手工读取登机牌条形码来获取订票记录编号(PNR)。这是因为iAPI的实施需要硬件的配合,而某些客流量大到爆炸的机场的领导是绝对不会冒着出问题的风险来更新设备的。中国官场的逻辑就是“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但是,COVID导致的机场停摆,让全国范围内机场的系统更新换代成为了可能

所以,置顶高赞文章(https://forum.iask.ca/threads/891393/)中所说的“扫描登机牌是第一次关联护照和登机牌"是不完全正确的。一方面,护照信息在民航离港系统中已经做了一次记录,只不过NIA的系统是独立的,需要再次采集罢了。另一方面,有新一代设备的机场,例如2018年《出境入境航空器载运人员信息预报预检实施办法》实施之后才开通的北京大兴机场,其系统可以直接对接于iAPI而不需要扫描登机牌。

(三)向目的地移民局的API系统作出入境乘客信息预报

这一步的问题不在于目的地移民局,而在于航空公司。加拿大支持双重国籍,而双重国籍的加拿大公民占了相当的比重,因此CBSA的SOP中必然有两本护照报API的情况——把中国护照和加拿大护照同时录入进去就行了,这完全不违反加拿大法律。然而,某些愚蠢的航空公司为了方便自己的业务,把民航离港、NIA的iAPI和目的地的API全部集成到了自己的系统上。并且,基于合规风险的问题,某些航空公司可能不乐意接受你”中国护照报民航离港/iAPI“、”加拿大护照报CBSA“的请求。

(四)签发登机牌

如上所述,登机牌只是结果,重要的是上面的过程。

第三步:中国政府三件套​

取决于国内不同机场的布局,中国政府办理出境手续的顺序有两种:
* 海关查货/国境卫生检疫,航空公司办登机牌,移民局查护照,民航安检(例:厦门高崎)
* 航空公司办登机牌,海关查货/国境卫生检疫,移民局查护照,民航安检(例:上海浦东)
但是无论如何,旅客经过中国政府部门的顺序是相同的:海关、移民局、民航局。

海关​

在海关,旅客会填写申报表。申报表中会有证件号码。当然,这个号码和移民局和民航局是不互通的。海关的检查重点是货物和检疫,如果旅客的行李没有问题,本人又没有高烧39度上吐下泻(有国境卫生检疫问题),海关根本不会启动进一步检查程序。而海关的常规检查程序中,完全不包括检查证件。

移民局​

在移民局,旅客不是申报证件号码,而是接受证件和移民检查。这意味着,NIA高度关心旅客的国籍、证件种类等信息。如有问题,你必然要被转入异常审查程序。在这一步,由于你在办理登机牌时,已经在民航离港系统中申报了证件号,所以移民局如果想看到CAAC系统里的证件号他是一定可以看到的。但是,基于官僚主义(见上文),移民局不会对”号码不一致“起太大的反应。并且,CAAC系统中的证件号码的确存在错误的可能(见下文)。因此,任何一个NIA移民管理警察,即便检查了CAAC离港系统且发现信息不一致,也会本能地作出以下反应:
* 我是NIA公务员,CAAC系统不关我事
* 旅客的证件是合法有效的,根据NIA的SOP我应该让他出境
* 根据实际情况,CAAC系统中的证件号有错误的可能(见下文),所以NIA无需过度反应。

由于中国特色《出境入境管理法》,移民局有检查你目的地当局签发的签证/进入许可的权力。但是近年来为了缩短通关时间,移民局已经不再查验这些信息,除非你被标记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高风险人员

移民局确认放行后,会在证件(仅限本式证件)和登机牌上加盖出境章。在证件上盖章是移民局的内部事务,但在登机牌上加盖出境章是为了告诉接下来的民航安检人员:持这个登机牌的人是被我经查验后放行的,不是从栏杆底下偷偷钻过来的

这里可能有一个疑问:怎么可能有人从栏杆底下钻过来呢?这只是我的比喻而已。因为在机场的隔离区内除了旅客还有商家,他们是拿机场的”隔离区通行证“进入隔离区从事商业活动的。由于NIA和CAAC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并且NIA是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部门,CAAC自然需要NIA明确把旅客和其他人区分开,防止在登机口的最后检查(参见下文)错误放行任何人。

民航安检​

在民航安检,旅客需要接受证件检查。国际旅行的证件检查和国内旅行最大的不同是:由于出境时NIA已经查过证件了,CAAC的证件检查在国际出发中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状态。因此,民航局的本能反应是:”只要NIA放行了我就放行,因为NIA的证件检查比CAAC更可靠“。基于鸡肋状态,CAAC系统里的证件号码确实有错误的可能:
* 航空公司可能会在国际运输中”拿NIA当祖宗、拿CAAC当孙子“,并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例如:出票时直接把订票记录中的证件信息报送到离港系统中去,减少办理登机牌时的地勤工作量。因为没有任何法律要求离港系统中的证件必须和实际办理出境手续的证件一致
如果订单来自于国外的票务代理,而国外的票务代理根本不采集证件号码(如booking.com),则订票系统里的证件号码很有可能是空白的,或者是A00000000之类的无意义号码。
* CAAC对系统中的证件号码并不敏感。因为中国出入境系统很复杂,而CAAC并不是出入境事务的专家。
例如:旅客拿旧护照号买票但是换了新护照登机,或者拿”往来港澳通行证“买票但是实际坐飞机的时候拿护照去香港(然后直接转机出国),或者拿香港特区护照(台湾护照)号码买票但是NIA规定出入境必须使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胞证),则证件号码都可能不一致。
因此,CAAC安检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证件号码和出入境证件不一致的情况,安检员通常会要求确认”NIA的出境章“,然后放行。如果旅客用的是没有出入境印章的卡式证件,请参照下文”自助通关“的情况。

CAAC完成证件检查后就进行危险品检查,然后旅客就进入隔离区。但是这不代表证件检查彻底结束了,旅客必须在登机口再次进行证件检查,而登机口的检察员会再次确认NIA的出境印章和CAAC的安检印章。

2. 自助通关下的”中国政府三件套“

海关​

海关是独立工作的部门,也不参与自助系统的建设,因为货物检查和国境卫生检疫都不能”自动“处理。如果旅客有问题,他们会直接连人带行李一起截住,因此当事人根本到不了移民局作护照检查。

移民局​

自助通关仅适用于”不需要作进一步检查的情况“。因此如果当事人有下列情况,自助通关是不能用的,必须转人工检查:
* 持团队旅游签注直航台湾(要人工检查是否跟团)
* 持中国护照直航澳门(要人工检查有没有离境机票)
本人绝对不支持这些限制自由旅行的政策,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分析而不是为了批判,因此略过不表。

在人工过程中,移民局确认放行后会登机牌上加盖出境章。而在自助通关的过程中是不盖章的,这个”盖在登机牌上的章“是采集登机牌PNR号码后,通过NIA和CAAC的自动化系统对接,在民航离港系统中加注查验记录来完成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NIA在自助通关的时候必须要关联登机牌。但是,本论坛置顶高赞文章(https://forum.iask.ca/threads/891393/)中说关联登机牌是为了”匹配姓名“,这是错误的关联登机牌是为了匹配登机牌和”出境放行记录“,以便于民航安检能够知道这个人”确实是被放行的“。而姓名检查只是一个为了防止使用他人登机牌,而作出的最低限度措施而已。

需要再次说明是的,NIA和CAAC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并且CAAC不是出入境事务的专家。因此NIA不希望把某些自己的职能交给CAAC,导致自己的业务失控。这也是为什么NIA对CAAC系统中的证件号码不敏感的原因。

民航安检​

安检和海关一样都不能”自动“完成。唯一的区别是,自助通关下的登机牌没有出境验讫章,因此民航系统需要接受来自NIA的电子化出境放行记录。这个时候比较tricky的地方就出现了:由于NIA不作证件号码检查,而只是告诉CAAC”某个PNR号码为XXXXX的登机牌被我放行了“,因此CAAC安检员会看到如下的两条信息:
登机牌PNR:XXXXXX;证件号码:A00000000。(上述信息来自离港系统)
登机牌PNR:XXXXXX;NIA放行:是;放行时间:YYYY-MM-DD HH:MM:SS。(上述信息来自NIA)证件号码*(可能传递、可能不会传递):B12345678;
需要指出的是我不确定NIA是否会把证件号码(上方打星号*的)传递给CAAC,因为没有公开的技术文档,希望业内人士提供一点消息。我们可以假设没有传递。在此基础上,你递给了安检员号码为B12345678的证件。这时安检员必定会引发警觉,因为虽然有放行记录,但系统中的证件号码和你提供的证件不一致。这时安检员会要求你出示出境时使用的证件加以确认。某些安检员会尝试搞清楚证件号码不一致的原因,因此会问你问题。

但是,民航安检的”鸡肋“原则是,只要NIA放行了,CAAC没有把你拦下来的必要。因此你只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并且CAAC问你是用什么证件过NIA出境检查的,你就告诉他用的是中国护照(因为确实如此),则CAAC多半会认为是航空公司把CAAC当孙子了,不会对旅客本人深究

登机口的最后一次证件检查只看安检印章(因为没有NIA出境印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CAAC在自助通关模式下很谨慎,因为在这个模式下他们必须确认NIA放行了,才能盖上自己的安检印章。

3. 所以应该怎么办​

这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态度。如果中国政府对双重国籍采取毫不留情打击的态度,那么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路,“自首”——注销中国国籍。另一条路,“说谎说到黑”——永不承认自己有加拿大护照,永不把加拿大护照带回国内。而如果中国政府真的动真格,“说谎说到黑”这条路也会很难走,因为中国政府可以把隐瞒外国国籍定为刑事犯罪。

如果中国政府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上述三个中国机构的运作原理,并且不要自找麻烦。如果你要转机,那么就办个转机地的旅游签证,避开一切出示加拿大身份证件的可能。如果你决定“冒死”直飞,那么请用中国护照买机票,因为你买机票的时候信息可能就被写入民航离港系统了。值机的时候告诉航空公司员工“用中国护照旅行,把加拿大护照当入境签证报加拿大API”,然后祈祷值机地勤没有嫉妒心、不是极端狭隘的爱国主义者,因此不会在后COVID时代反手把你当五十万举报了。

4. 对目前网络上各种公开信息的解释​

返加行程:中国护照信息购票,航空公司柜台以加拿大护照办票,值机信息更改为加拿大护照信息。中国护照加登机牌顺利自助出关。时间:1年内。地点:上海浦东
加拿大护照换登机牌的时候,民航离港系统和NIA的iAPI均留存了加拿大护照信息。但是由于浦东的自助通关系统是旧的(需要手动刷登机牌PNR),它工作在”读取登机牌上的PNR号码、把放行记录发送给CAAC“的模式下,所以不会从离港系统或者iAPI中读取或者比对任何信息,只会比对PNR中的姓名和证件上的姓名。而中国政府具有行政官僚惰性,他接收到iAPI信息之后,如果没发生特殊情况(比如通缉犯”赵瑞龙“从上海浦东溜出去了,公安部大发雷霆),是绝对不会吃饱了没事干拿着iAPI名单对照NIA出境记录检查的。COVID结束后上海浦东可能系统升级,请小心应对

大兴机场办理值机的时候,我也被南航的地勤提醒用中国护照过边检
这可以证明在大兴机场的南航是”双护照友好航空公司“,他正确地在所有中国系统中报送了只中国护照信息,在加拿大API中额外报送了加拿大护照。

返加行程:中国护照信息购票,航空公司柜台以中国护照办票。航空公司值机系统弹出加拿大IAPI联网验证界面,无法通过。手工添加”其他证件“,证件类型P,证件号码和有效期均按加拿大护照录入,即通过验证并显示绿色"On Board"提示,打出登机牌。中国护照加登机牌顺利自助通关。时间:1年内。地点:首都机场
同上

某澳大利亚护照持有人拿澳大利亚护照换登机牌,中国护照过NIA时无问题,CAAC安检时出示中国护照,被安检员问他是否有另一本护照。
NIA采取了”读PNR后报送放行记录给CAAC“的模式,但CAAC从离港记录中读取的证件号码和他出示的中国护照号码不一致。

返加行程:中国护照信息购票,航空公司柜台加拿大护照办票被拒,理由是加拿大护照上无中国入境记录。值班经理答复,边检要求外国护照必须检查最近的中国入境章(估计不一定是边检的要求,因为协调后也给办了),随后以中国护照加登机牌人工出境。其间边检问了是否有枫叶卡,答复有,没有要求出示。时间:1年半以前。地点:国内二线城市(直飞航线)
小机场的NIA可能存在”盲精哑毒跛爱现“的问题,而且由于业务量不足,看到CAAC离港系统证件号不一样可能会有过度反应。而大机场的NIA总是想着”快点放人、早点下班、能走自助、别走人工“。因此不要走小机场,也不要走人工。

fawang : 2023-09-19#2
写得真好,比我写的好多了,非常客观,也解释清楚了我自己也一直没搞懂的一些问题,非常感谢。超赞

科幻世界 : 2023-09-19#3
收藏了,大赞一个。

sunny98 : 2023-09-19#4
顶知识贴。建议置顶加精!

ianliu : 2023-09-19#5
高手呀!!!

tony : 2023-09-19#6
顶,赞👍🏻

盖帽 : 2023-09-19#7
专业

xuzhu_001 : 2023-09-19#8
我看了论坛上许多关于两本护照旅行的解释,发觉有很多误区。我希望写一篇文章解释一下。

1. 从中国出发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出发过程涉及五个不同的单位——航空公司、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国家移民管理局(NIA)、中国海关、目的地国移民局。航空公司和目的地移民局不需要过多解释。中国海关的职责是征收关税(主要针对代购人群)和国境卫生检疫(因此COVID期间他们负责查核酸证明)。国家移民管理局的职责是检查出入境证件,防止黑名单人群(如通缉犯)出境和不受欢迎的外国人入境。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职责是管理航班的离港业务,包括对乘机旅客执行安全检查。这五个单位都拥有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不是同一套系统)。

是的,抛开航空公司和目的地移民局不谈,CAAC、NIA、海关这三个中国政府机关系统也是彼此独立的。这意味着信息在这三个系统中可能是冲突的、不一致的。在任何一个中国政府部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除非发现异常情况,否则他们只会在其他单位的系统中执行常态化检查。而由于中国政府长期管理混乱,他们的常态化检查是做不到尽善尽美的。由于官僚机构的惰性,除非本部门的SOP要求积极地解决信息冲突的问题,否则任何部门都会把信息不一致归咎于其他部门,不会去主动解决问题。接下来解释一下每个步骤涉及的单位和系统。

第一步:你购买了机票​

这一步的本质是购票信息录入航空公司票务系统。有些航空公司的购票系统是自建的,而有些航空公司使用了“中航信”的系统。他们会在购票时要求你提供姓名,可能要求你提供国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但这些都不是本质的——这是航空公司为了“防止黄牛、卖票到人”的商业措施。如果航空公司乐意,他完全可以把卖给别人的票在办理登机牌的时候转给你,但基于商业理由,没有航空公司会这么做,否则人人都可以做黄牛囤票,票务代理公司就没生意了。

第二步:你办理了登机牌​

这一步的本质有四个:(一)乘客信息写入民航离港管理系统;(二)向NIA的iAPI系统作出境乘客信息预报;(三)向目的地移民局的API系统作出入境乘客信息预报;(四)航空公司签发登机牌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论坛置顶高赞文章(https://forum.iask.ca/threads/891393/)中说“登机牌二维码里没有国籍和证件号”是正确的,但这种说法有误导性。绝大多数航空公司都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会员,登机牌是根据IATA的规范制发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全球业务的一贯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贯性,“上海经东京至温哥华”的联程航班就会导致混乱,因为东京的地勤可能看不懂上海签发的登机牌。然而,登机牌上有什么是一回事,在中国、什么信息被写入了民航离港管理系统,是另一回事

(一)乘客信息写入民航离港管理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航空公司除了报送登机牌上的信息外,必须报送的旅客的证件信息。这是因为CAAC的职责包括安全检查,而安全检查包括证件检查。《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第二十九条说:

(二)向NIA的iAPI系统作出境乘客信息预报​

这是2018年《出境入境航空器载运人员信息预报预检实施办法》实施后的强制性规定。至于具体要报送什么,《iAPI业务实施指南》(https://iapi.nia.gov.cn/iAPI/)第3.2.1节中“表2:旅客数据要素”定义了需要报送的内容:

其中带有星号(*)的仅需为外国人录入。

需要说明的是,COVID之前,在某些机场(例如上海浦东机场)的自助通关机器上可能还保留着登机牌扫描器,需要手工读取登机牌条形码来获取订票记录编号(PNR)。这是因为iAPI的实施需要硬件的配合,而某些客流量大到爆炸的机场的领导是绝对不会冒着出问题的风险来更新设备的。中国官场的逻辑就是“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但是,COVID导致的机场停摆,让全国范围内机场的系统更新换代成为了可能

所以,置顶高赞文章(https://forum.iask.ca/threads/891393/)中所说的“扫描登机牌是第一次关联护照和登机牌"是不完全正确的。一方面,护照信息在民航离港系统中已经做了一次记录,只不过NIA的系统是独立的,需要再次采集罢了。另一方面,有新一代设备的机场,例如2018年《出境入境航空器载运人员信息预报预检实施办法》实施之后才开通的北京大兴机场,其系统可以直接对接于iAPI而不需要扫描登机牌。

(三)向目的地移民局的API系统作出入境乘客信息预报

这一步的问题不在于目的地移民局,而在于航空公司。加拿大支持双重国籍,而双重国籍的加拿大公民占了相当的比重,因此CBSA的SOP中必然有两本护照报API的情况——把中国护照和加拿大护照同时录入进去就行了,这完全不违反加拿大法律。然而,某些愚蠢的航空公司为了方便自己的业务,把民航离港、NIA的iAPI和目的地的API全部集成到了自己的系统上。并且,基于合规风险的问题,某些航空公司可能不乐意接受你”中国护照报民航离港/iAPI“、”加拿大护照报CBSA“的请求。

(四)签发登机牌

如上所述,登机牌只是结果,重要的是上面的过程。

第三步:中国政府三件套​

取决于国内不同机场的布局,中国政府办理出境手续的顺序有两种:
* 海关查货/国境卫生检疫,航空公司办登机牌,移民局查护照,民航安检(例:厦门高崎)
* 航空公司办登机牌,海关查货/国境卫生检疫,移民局查护照,民航安检(例:上海浦东)
但是无论如何,旅客经过中国政府部门的顺序是相同的:海关、移民局、民航局。

海关​

在海关,旅客会填写申报表。申报表中会有证件号码。当然,这个号码和移民局和民航局是不互通的。海关的检查重点是货物和检疫,如果旅客的行李没有问题,本人又没有高烧39度上吐下泻(有国境卫生检疫问题),海关根本不会启动进一步检查程序。而海关的常规检查程序中,完全不包括检查证件。

移民局​

在移民局,旅客不是申报证件号码,而是接受证件和移民检查。这意味着,NIA高度关心旅客的国籍、证件种类等信息。如有问题,你必然要被转入异常审查程序。在这一步,由于你在办理登机牌时,已经在民航离港系统中申报了证件号,所以移民局如果想看到CAAC系统里的证件号他是一定可以看到的。但是,基于官僚主义(见上文),移民局不会对”号码不一致“起太大的反应。并且,CAAC系统中的证件号码的确存在错误的可能(见下文)。因此,任何一个NIA移民管理警察,即便检查了CAAC离港系统且发现信息不一致,也会本能地作出以下反应:
* 我是NIA公务员,CAAC系统不关我事
* 旅客的证件是合法有效的,根据NIA的SOP我应该让他出境
* 根据实际情况,CAAC系统中的证件号有错误的可能(见下文),所以NIA无需过度反应。

由于中国特色《出境入境管理法》,移民局有检查你目的地当局签发的签证/进入许可的权力。但是近年来为了缩短通关时间,移民局已经不再查验这些信息,除非你被标记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高风险人员

移民局确认放行后,会在证件(仅限本式证件)和登机牌上加盖出境章。在证件上盖章是移民局的内部事务,但在登机牌上加盖出境章是为了告诉接下来的民航安检人员:持这个登机牌的人是被我经查验后放行的,不是从栏杆底下偷偷钻过来的

这里可能有一个疑问:怎么可能有人从栏杆底下钻过来呢?这只是我的比喻而已。因为在机场的隔离区内除了旅客还有商家,他们是拿机场的”隔离区通行证“进入隔离区从事商业活动的。由于NIA和CAAC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并且NIA是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部门,CAAC自然需要NIA明确把旅客和其他人区分开,防止在登机口的最后检查(参见下文)错误放行任何人。

民航安检​

在民航安检,旅客需要接受证件检查。国际旅行的证件检查和国内旅行最大的不同是:由于出境时NIA已经查过证件了,CAAC的证件检查在国际出发中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状态。因此,民航局的本能反应是:”只要NIA放行了我就放行,因为NIA的证件检查比CAAC更可靠“。基于鸡肋状态,CAAC系统里的证件号码确实有错误的可能:
* 航空公司可能会在国际运输中”拿NIA当祖宗、拿CAAC当孙子“,并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 CAAC对系统中的证件号码并不敏感。因为中国出入境系统很复杂,而CAAC并不是出入境事务的专家。

因此,CAAC安检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证件号码和出入境证件不一致的情况,安检员通常会要求确认”NIA的出境章“,然后放行。如果旅客用的是没有出入境印章的卡式证件,请参照下文”自助通关“的情况。

CAAC完成证件检查后就进行危险品检查,然后旅客就进入隔离区。但是这不代表证件检查彻底结束了,旅客必须在登机口再次进行证件检查,而登机口的检察员会再次确认NIA的出境印章和CAAC的安检印章。

2. 自助通关下的”中国政府三件套“

海关​

海关是独立工作的部门,也不参与自助系统的建设,因为货物检查和国境卫生检疫都不能”自动“处理。如果旅客有问题,他们会直接连人带行李一起截住,因此当事人根本到不了移民局作护照检查。

移民局​

自助通关仅适用于”不需要作进一步检查的情况“。因此如果当事人有下列情况,自助通关是不能用的,必须转人工检查:
* 持团队旅游签注直航台湾(要人工检查是否跟团)
* 持中国护照直航澳门(要人工检查有没有离境机票)
本人绝对不支持这些限制自由旅行的政策,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分析而不是为了批判,因此略过不表。

在人工过程中,移民局确认放行后会登机牌上加盖出境章。而在自助通关的过程中是不盖章的,这个”盖在登机牌上的章“是采集登机牌PNR号码后,通过NIA和CAAC的自动化系统对接,在民航离港系统中加注查验记录来完成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NIA在自助通关的时候必须要关联登机牌。但是,本论坛置顶高赞文章(https://forum.iask.ca/threads/891393/)中说关联登机牌是为了”匹配姓名“,这是错误的关联登机牌是为了匹配登机牌和”出境放行记录“,以便于民航安检能够知道这个人”确实是被放行的“。而姓名检查只是一个为了防止使用他人登机牌,而作出的最低限度措施而已。

需要再次说明是的,NIA和CAAC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并且CAAC不是出入境事务的专家。因此NIA不希望把某些自己的职能交给CAAC,导致自己的业务失控。这也是为什么NIA对CAAC系统中的证件号码不敏感的原因。

民航安检​

安检和海关一样都不能”自动“完成。唯一的区别是,自助通关下的登机牌没有出境验讫章,因此民航系统需要接受来自NIA的电子化出境放行记录。这个时候比较tricky的地方就出现了:由于NIA不作证件号码检查,而只是告诉CAAC”某个PNR号码为XXXXX的登机牌被我放行了“,因此CAAC安检员会看到如下的两条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我不确定NIA是否会把证件号码(上方打星号*的)传递给CAAC,因为没有公开的技术文档,希望业内人士提供一点消息。我们可以假设没有传递。在此基础上,你递给了安检员号码为B12345678的证件。这时安检员必定会引发警觉,因为虽然有放行记录,但系统中的证件号码和你提供的证件不一致。这时安检员会要求你出示出境时使用的证件加以确认。某些安检员会尝试搞清楚证件号码不一致的原因,因此会问你问题。

但是,民航安检的”鸡肋“原则是,只要NIA放行了,CAAC没有把你拦下来的必要。因此你只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并且CAAC问你是用什么证件过NIA出境检查的,你就告诉他用的是中国护照(因为确实如此),则CAAC多半会认为是航空公司把CAAC当孙子了,不会对旅客本人深究

登机口的最后一次证件检查只看安检印章(因为没有NIA出境印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CAAC在自助通关模式下很谨慎,因为在这个模式下他们必须确认NIA放行了,才能盖上自己的安检印章。

3. 所以应该怎么办​

这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态度。如果中国政府对双重国籍采取毫不留情打击的态度,那么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路,“自首”——注销中国国籍。另一条路,“说谎说到黑”——永不承认自己有加拿大护照,永不把加拿大护照带回国内。而如果中国政府真的动真格,“说谎说到黑”这条路也会很难走,因为中国政府可以把隐瞒外国国籍定为刑事犯罪。

如果中国政府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上述三个中国机构的运作原理,并且不要自找麻烦。如果你要转机,那么就办个转机地的旅游签证,避开一切出示加拿大身份证件的可能。如果你决定“冒死”直飞,那么请用中国护照买机票,因为你买机票的时候信息可能就被写入民航离港系统了。值机的时候告诉航空公司员工“用中国护照旅行,把加拿大护照当入境签证报加拿大API”,然后祈祷值机地勤没有嫉妒心、不是极端狭隘的爱国主义者,因此不会在后COVID时代反手把你当五十万举报了。

4. 对目前网络上各种公开信息的解释​


加拿大护照换登机牌的时候,民航离港系统和NIA的iAPI均留存了加拿大护照信息。但是由于浦东的自助通关系统是旧的(需要手动刷登机牌PNR),它工作在”读取登机牌上的PNR号码、把放行记录发送给CAAC“的模式下,所以不会从离港系统或者iAPI中读取或者比对任何信息,只会比对PNR中的姓名和证件上的姓名。而中国政府具有行政官僚惰性,他接收到iAPI信息之后,如果没发生特殊情况(比如通缉犯”赵瑞龙“从上海浦东溜出去了,公安部大发雷霆),是绝对不会吃饱了没事干拿着iAPI名单对照NIA出境记录检查的。COVID结束后上海浦东可能系统升级,请小心应对


这可以证明在大兴机场的南航是”双护照友好航空公司“,他正确地在所有中国系统中报送了只中国护照信息,在加拿大API中额外报送了加拿大护照。


同上


NIA采取了”读PNR后报送放行记录给CAAC“的模式,但CAAC从离港记录中读取的证件号码和他出示的中国护照号码不一致。


小机场的NIA可能存在”盲精哑毒跛爱现“的问题,而且由于业务量不足,看到CAAC离港系统证件号不一样可能会有过度反应。而大机场的NIA总是想着”快点放人、早点下班、能走自助、别走人工“。因此不要走小机场,也不要走人工。
👍

christianzhu : 2023-09-20#9
写得太专业了,而且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还学到了一个新技巧:办票的时候不应该只出示加拿大护照,而是给中国护照录入出境信息,给加拿大护照作为目的港入境证件来录入。再加上走浦东机场的自助通道,就基本上万无一失了。

singau : 2023-09-22#10
写得太专业了,而且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还学到了一个新技巧:办票的时候不应该只出示加拿大护照,而是给中国护照录入出境信息,给加拿大护照作为目的港入境证件来录入。再加上走浦东机场的自助通道,就基本上万无一失了。
确实,这证明了机场地勤办理值机时确实可以输入两本护照信息

xuzhu_001 : 2023-09-22#11
确实,这证明了机场地勤办理值机时确实可以输入两本护照信息
信息越多,被抓的概率越大

christianzhu : 2023-09-23#12
信息越多,被抓的概率越大
但是在我们讨论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只给加拿大护照信息,感觉被抓的概率更大啊。因为离港信息和你过边检用的护照信息不一致。

加州甜橙 : 2023-09-23#13
NIA官网有一份叫<<出境入境航空器载运人员信息预报预检(iAPI)常遇问题解答>>的文件,提到,
”航空器负责人或者代理单位可同时报送旅客持用的多本有效证件,将符合中国境内出入境要求的证件信息报为第一证件信息,将其他证件信息报为第二证件信息。“

大家都打印出来,双护照换登机牌的时候拿给航司看,不知是否有普法效果?

BoyceH : 2023-09-25#14
NIA官网有一份叫<<出境入境航空器载运人员信息预报预检(iAPI)常遇问题解答>>的文件,提到,
”航空器负责人或者代理单位可同时报送旅客持用的多本有效证件,将符合中国境内出入境要求的证件信息报为第一证件信息,将其他证件信息报为第二证件信息。“

大家都打印出来,双护照换登机牌的时候拿给航司看,不知是否有普法效果?

切勿“普法”。中国是人情社会,你给值机员普法,值机员一生气说:我不懂法,我帮你找个懂法的来,然后打电话边检。。。。那就凉了。

你友善地问他“我拿中国护照出中国、加拿大护照进加拿大可以吗”,他可能就直接给你出了。

小昭 : 2023-09-25#15
切勿“普法”。中国是人情社会,你给值机员普法,值机员一生气说:我不懂法,我帮你找个懂法的来,然后打电话边检。。。。那就凉了。

你友善地问他“我拿中国护照出中国、加拿大护照进加拿大可以吗”,他可能就直接给你出了。
切勿“普法”,哈哈哈,说得好!

明珠 : 2023-09-28#16
印象中订机票或者办理登机牌的时候系统就有问是否有其它国家护照或者旅行证件,双护照报上去的话,航空公司会不会把所有信息都报给目的地海关?或者国内入境处就能看到你的双护照信息,知道你已入外籍,一抓一个准

BoyceH : 2023-09-28#17
印象中订机票或者办理登机牌的时候系统就有问是否有其它国家护照或者旅行证件,双护照报上去的话,航空公司会不会把所有信息都报给目的地海关?或者国内入境处就能看到你的双护照信息,知道你已入外籍,一抓一个准

对于加拿大,是成立的。CBSA要求的API信息中包括PNR信息,而PNR信息中注明了“如果收集了其他国家/地区的API信息也要一并报送”。
参见:https://www.cbsa-asfc.gc.ca/publications/dm-md/d2/d2-5-11-eng.html
Appendix A : Passenger Name Record (PNR) Data Elements
23. Any collected Advance Passenger Information
  • Passenger name (surname, first name, middle name or initial);
  • Date of birth;
  • Gender;
  • Citizenship;
  • All travel document type(s);
  • All travel document number(s) (i.e., passport or visa number);
  • All travel document countries of issuance.
对于中国也是成立的。大多数航空公司用的离港系统是集成的,也就是输入一套信息,自动处理民航、中国NIA、加拿大CBSA三套系统。虽然中国NIA的iAPI不收集额外证件信息(要求报送中国证件),但民航系统是收集的。而且众所周知,政府从不删除数据,中国政府是这样、美国政府也是这样。

christianzhu : 2023-09-28#18
印象中订机票或者办理登机牌的时候系统就有问是否有其它国家护照或者旅行证件,双护照报上去的话,航空公司会不会把所有信息都报给目的地海关?或者国内入境处就能看到你的双护照信息,知道你已入外籍,一抓一个准
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到底中国是否在积极主动地抓双重国籍?
如果你认为是的话,那当然不要在任何场合(尤其在面对authority的时候)透露你的外籍身份。
然而以我个人的观察,以及众多帖子里对于持双护照出入境的实例来看,中国其实对于双重国籍是:法律上不允许,行为上不主动(至少上海北京这些口岸如此)。
其实想一想,政府有N个渠道可以了解到你的外籍身份,要抓的话早就哀鸿遍野了。比如有些国际学校入学要求父母中至少一方是外籍,分分钟可以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政府,然而你有听说有人因为送孩子去国际学校而被要求注销中国国籍的吗。所以我觉得中国“行为上不主动”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不过我相信绝大部分海外华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政府在努力抓双重国籍”的老黄历上。
当然,即便在承认这个大前提下,有的人会大大方方让航空公司登记外籍身份,有的人依然选择麻烦一点从第三国中转。这个就是个人在权衡风险和收益上的不同偏好了。

BoyceH : 2023-09-29#19
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到底中国是否在积极主动地抓双重国籍?
如果你认为是的话,那当然不要在任何场合(尤其在面对authority的时候)透露你的外籍身份。
然而以我个人的观察,以及众多帖子里对于持双护照出入境的实例来看,中国其实对于双重国籍是:法律上不允许,行为上不主动(至少上海北京这些口岸如此)。
其实想一想,政府有N个渠道可以了解到你的外籍身份,要抓的话早就哀鸿遍野了。比如有些国际学校入学要求父母中至少一方是外籍,分分钟可以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政府,然而你有听说有人因为送孩子去国际学校而被要求注销中国国籍的吗。所以我觉得中国“行为上不主动”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不过我相信绝大部分海外华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政府在努力抓双重国籍”的老黄历上。
当然,即便在承认这个大前提下,有的人会大大方方让航空公司登记外籍身份,有的人依然选择麻烦一点从第三国中转。这个就是个人在权衡风险和收益上的不同偏好了。

所以路线按安全性方案可以分为三种:
  • 高级安全性方案(不向任何中国政府机关、中国境内企业、可能被中国政府收集情报的第三方透露信息)
  • 中级安全性方案(不向任何中国政府机关或中国境内企业透露信息,但可以向可能被中国政府收集情报的第三方,例如香港入境处、香港机场、香港的航空公司透露)
  • 低级安全性方案(不向任何中国政府机关直接透露信息,但可以向中国境内企业,如北京上海机场的航空公司透露信息,以及向可能被中国政府收集情报的第三方透露)。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
  • 天王老子方案。直接甩两本出来,不考虑后果。

clp858 : 2023-10-06#20
确实国家在双国籍上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就我目前了解到的,有些地方的派出所看到你有外国护照和系统里的户口他都没有强制给你销户,只是口头提一句记得销

christianzhu : 2023-10-06#21
确实国家在双国籍上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就我目前了解到的,有些地方的派出所看到你有外国护照和系统里的户口他都没有强制给你销户,只是口头提一句记得销

是的,这是关于这个问题国人最大的误区,想当然地认为会像抓贼一样抓双重国籍。
当然,理论上未来也可能收紧,甚至留着记录秋后算账。但是任何决策考虑都是成本收益的平衡,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现在就要付出经济时间和体力上的成本是否值得?
况且就算被发现的话,最坏情况也不过是和你主动去申请中国签证一个结果。

BoyceH : 2023-12-19#22
最新的总结在这个帖子的#1楼和#6楼

如果没有新的信息,本贴应该是完满了。

Kwok Tsz Wai : 2024-01-05#23
是的,这是关于这个问题国人最大的误区,想当然地认为会像抓贼一样抓双重国籍。
当然,理论上未来也可能收紧,甚至留着记录秋后算账。但是任何决策考虑都是成本收益的平衡,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现在就要付出经济时间和体力上的成本是否值得?
况且就算被发现的话,最坏情况也不过是和你主动去申请中国签证一个结果。
已经有先例了,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外国人,用中国护照入境,罚款5000,驱逐出境。另外还可以拉入境黑名单,一定年限之内禁止入境。如果是5年禁止入境的话,就算这5年里你成功申请到了中国签证,到了中国也无法入境,只能原机遣返

FromMNwithLove : 2024-01-05#24
已经有先例了,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外国人,用中国护照入境,罚款5000,驱逐出境。另外还可以拉入境黑名单,一定年限之内禁止入境。如果是5年禁止入境的话,就算这5年里你成功申请到了中国签证,到了中国也无法入境,只能原机遣返
全网目前未搜到相关案例,还望提供一个链接,谢谢。

Kwok Tsz Wai : 2024-01-05#25
全网目前未搜到相关案例,还望提供一个链接,谢谢。

这个人被罚了三千,而且户口还被强制注销了

Kwok Tsz Wai : 2024-01-05#26
全网目前未搜到相关案例,还望提供一个链接,谢谢。
入籍后可以用中国护照回国吗?
这里还有一个旧帖子,福建的,罚款+强制销户+5年不得入境。如果5年之内申请到了中国签证,也要等到5年期满之后才能入境中国

FromMNwithLove : 2024-01-05#27
这个人被罚了三千,而且户口还被强制注销了
你再仔细看看这是不是一个自投罗网的二傻子?这种低级错误犯了,被抓了活该啊,怪不得别人。

FromMNwithLove : 2024-01-05#28
这里还有一个旧帖子,福建的,罚款+强制销户+5年不得入境。如果5年之内申请到了中国签证,也要等到5年期满之后才能入境中国
帖子是十年之前的,时效性太差。另外刚刚检索“福建 双重国籍 罚款 强制销户 五年不得入境”相关字样,未发现任何公开信息的新闻

sunny98 : 2024-01-05#29
已经有先例了,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外国人,用中国护照入境,罚款5000,驱逐出境。另外还可以拉入境黑名单,一定年限之内禁止入境。如果是5年禁止入境的话,就算这5年里你成功申请到了中国签证,到了中国也无法入境,只能原机遣返

这个人被罚了三千,而且户口还被强制注销了
你举的这个案例,坛子上已经有人贴过了。但这个案例是用美国护照+中国签证入境中国后,再谎称中国护照遗失去补办中国护照,犯了”此人用中国护照出境中国后一直未归,突然又出现在中国境内要求补办中国护照“这样从逻辑上根本讲不通的错误。和你所说的用中国护照入境,被罚款和驱逐出境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

BoyceH : 2024-01-06#30
【账号被管理封锁,内容已自行删除】

christianzhu : 2024-01-22#31
前几天我在上海浦东机场询问了三家航空公司值机柜台主管同样的问题:如果我持加拿大护照在上海Check-in是否可以,会不会和边检信息相通。
- 大韩航空:主管说如果你过边检走自助通道就没问题,走人工就不好说了。她说大韩的系统不会发送信息给边检。
- 东方航空:工作人员说他们这边没问题,边检那里他们不清楚。看表情是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情况,看得多了。
- 加航:一个略有驼背的男主管说如果加拿大护照上没有中国签证的话就不行。我说你们航空公司不是只负责我有证件进入目的国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管我有没有中国签证?是谁的规定?他说加航和边检都有要求的。

有没有可能加航手伸得太长开始查这个问题了?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经验。最近如果有去浦东机场的也可以去问问。

科幻世界 : 2024-01-23#32
疫情期间有朋友走过东航,证实是没问题的。

singau : 2024-01-23#33
前几天我在上海浦东机场询问了三家航空公司值机柜台主管同样的问题:如果我持加拿大护照在上海Check-in是否可以,会不会和边检信息相通。
- 大韩航空:主管说如果你过边检走自助通道就没问题,走人工就不好说了。她说大韩的系统不会发送信息给边检。
- 东方航空:工作人员说他们这边没问题,边检那里他们不清楚。看表情是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情况,看得多了。
- 加航:一个略有驼背的男主管说如果加拿大护照上没有中国签证的话就不行。我说你们航空公司不是只负责我有证件进入目的国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管我有没有中国签证?是谁的规定?他说加航和边检都有要求的。

有没有可能加航手伸得太长开始查这个问题了?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经验。最近如果有去浦东机场的也可以去问问。
不光加航,其他航司也可能查(当然也可能不查),但应该是边检的统一要求,因为我之前在搭乘国内某航司航空出境时,排我前面的马来西亚华人被要求出示马国护照上的中国签证以及入境章。

反过来也说明边检确实看不到航司这里的数据,只能委托航司来检查。

Kwok Tsz Wai : 2024-01-23#34
不光加航,其他航司也可能查(当然也可能不查),但应该是边检的统一要求,因为我之前在搭乘国内某航司航空出境时,排我前面的马来西亚华人被要求出示马国护照上的中国签证以及入境章。

反过来也说明边检确实看不到航司这里的数据,只能委托航司来检查。
这招只能查出双本直飞的旅客,如果旅客用中国护照先飞往一个免签国,或者用日韩签证飞日韩,航司什么也查不出来

singau : 2024-01-24#35
这招只能查出双本直飞的旅客,如果旅客用中国护照先飞往一个免签国,或者用日韩签证飞日韩,航司什么也查不出来
那当然。我一直说,虽然论坛上很多技术分析,比如在航司柜台值机时哪些信息会被国内边检共享而哪些不会,如何在国内用两本护照刷登机牌等等,但真正安全的方法是——不要在任何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出示自己的外国护照,包括且不限于国内政府机关、中国驻外使馆、中资金融机构(含国内银行海外分行)、中国航司(含海外值机柜台,比如用加拿大护照乘坐国航经北京中转去第三国)、中国电信服务商在海外分支(比如用外国护照在海外注册中国电信漫游卡). 我甚至不客气的说香港澳门都不是安全的,所以双护照不要走香港中转. 同时也不要用中国APP拍摄、传输自己外国护照,比如用微信传自己外国护照扫描件或者将citizenship certificate上传百度网盘就是件非常蠢的行为。中国收集个人信息的力度举世罕见,不要去挑战AI读取数据的能力。如果一定要存在云端,用美区账号的iCloud.

双本回加走第三国,特别是那种绝不可能和共产党共享信息的国家地区,比如其他五眼联盟,日本韩国菲律宾台湾,与CCP关系越坏的国家越安全。别想着省钱,拿外国护照跑老挝柬埔寨这类中国人民老朋友中转。泰国也不安全,瑞典公民桂敏海就是在泰国被中国国安绑架回中国的,没有泰国政府默许,国安能这么嚣张?

Kwok Tsz Wai : 2024-01-24#36
那当然。我一直说,虽然论坛上很多技术分析,比如在航司柜台值机时哪些信息会被国内边检共享而哪些不会,如何在国内用两本护照刷登机牌等等,但真正安全的方法是——不要在任何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出示自己的外国护照,包括且不限于国内政府机关、中国驻外使馆、国内银行(含海外分行)、中国航司(含海外值机柜台,比如海外经国内城市中转去第三国的航班)、中国电信服务商在海外分支(比如用外国护照在海外注册中国电信漫游卡). 我甚至不客气的说香港澳门都不是安全的,所以双护照不要走香港中转. 同时也不要用中国APP拍摄、传输自己外国护照,比如用微信传自己外国护照扫描件或者将citizenship certificate上传百度网盘就是件非常蠢的行为。中国收集个人信息的力度举世罕见,不要去挑战AI读取数据的能力。如果一定要存在云端,用美区账号的iCloud.

双本回加走第三国,特别是那种绝不可能和共产党共享信息的国家,比如其他五眼联盟,日本韩国,与CCP关系越坏的国家越安全。别想着省钱,拿外国护照跑老挝柬埔寨这类中国人民老朋友中转。泰国也不安全,瑞典公民桂敏海就是在泰国被中国国安绑架回中国的,没有泰国政府默许,国安能这么嚣张?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任何对华免签的国家都不安全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对华免签(或落地签、电子签,下同),所以这些国家有可能共享信息。阿联酋、卡塔尔、土耳其、埃及对华免签,这些国家也不安全。照这么说,只要是免签国,全都不能走了。而且这些国家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对华关系友好,菲律宾和越南经常在南海岛屿的问题上挑事,这算关系好吗?他们会共享信息吗?新加坡现在对华免签了,但前几年新加坡一直都是跟着美国后屁股走的,这算对华友好吗?新加坡会共享信息吗?印尼三天两头发生屠华事件,但印尼对华免签,这算关系好吗?会共享信息吗?

singau : 2024-01-24#37
这个人被罚了三千,而且户口还被强制注销了
这个是蠢,简直是给中国政府送人头。这样的智商还玩什么双本?

singau : 2024-01-24#38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任何对华免签的国家都不安全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对华免签(或落地签、电子签,下同),所以这些国家有可能共享信息。阿联酋、卡塔尔、土耳其、埃及对华免签,这些国家也不安全。照这么说,只要是免签国,全都不能走了。而且这些国家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对华关系友好,菲律宾和越南经常在南海岛屿的问题上挑事,这算关系好吗?他们会共享信息吗?新加坡现在对华免签了,但前几年新加坡一直都是跟着美国后屁股走的,这算对华友好吗?新加坡会共享信息吗?印尼三天两头发生屠华事件,但印尼对华免签,这算关系好吗?会共享信息吗?
信息安全是分级别的,另外公安和国安是两个做事风格完全不同的部门。出入境、边检都是公安部门,公安再你法我笑还是要讲法律讲流程的,他们再不喜欢一个人还是要走完拘留逮捕起诉审判整个流程。除非你因为“威海郭嘉安⭕️”而被国安警察订上,国安是可以凌驾法律之上的,他们要一个人死完全可以悄无声息的做掉他而不必走任何起诉流程。

所以我上面说的反侦察措施对付国内出入境、边检已经绰绰有余了。你非要问新加坡安全不安全,土耳其安全不安全,那我也无可奉告。毕竟哪天国安或总参对你感兴趣了,让下面情报机关hack into你的手机,你的Google drive, iCloud,或者从后门读取航司与IATA数据库把你所有旅行记录一锅端也不是不可能。但这种是普通人需要考虑的吗?你要实在操心就用中国护照进入新加坡好了。

我一直说,如果要严查双籍,基本没一个人可以不被查出问题。但对政府来说,有个执法成本的问题需要考虑。

singau : 2024-01-25#39
另外我补充一个。美国要求所有经过美国领空的航班,即使不在美国境内起降,也必须提供所有登机旅客身份信息。中国会不会有类似要求?比如你从新加坡飞美国或加拿大,在俄乌战争以前航线会经过中国—俄罗斯—北极—加拿大领空,从曼谷或吉隆坡飞日韩的航线也经过中国上空。所以即使你坐的是国外航司,如果不好好规划航程一样有暴露风险。保险的做法还是能尽量用中国护照就用中国护照,加国护照只作为进出加拿大的旅行证件。

Kwok Tsz Wai : 2024-01-25#40
这个是蠢,简直是给中国政府送人头。这样的智商还玩什么双本?
的确是蠢,但这个人根本就不是双本,一开始就已经用外国护照申请中国签证了,估计这哥们一开始是打算老老实实玩单本,等到回中国发现身份证仍然能用,所以才突发奇想玩双本的。但是,如果已经申请签证了,就不要再去跟出入境打交道。正确的操作有两种,第一种入籍之后申请签证回中国,入境后老老实实低调使用身份证,在身份证过期之前把孩子生下来,给孩子办双本,如果当地的户籍和出入境尚未联网的话。第二种是从一开始就在出国之前办好港澳通行证和台湾通行证备用,中国证件进出中国,加拿大护照进出加拿大,在中则中,在美则美。而不是像他这种,回了中国之后才想起来办港澳通行证,自己撞枪口

Kwok Tsz Wai : 2024-01-25#41
那当然。我一直说,虽然论坛上很多技术分析,比如在航司柜台值机时哪些信息会被国内边检共享而哪些不会,如何在国内用两本护照刷登机牌等等,但真正安全的方法是——不要在任何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出示自己的外国护照,包括且不限于国内政府机关、中国驻外使馆、中资金融机构(含国内银行海外分行)、中国航司(含海外值机柜台,比如用加拿大护照乘坐国航经北京中转去第三国)、中国电信服务商在海外分支(比如用外国护照在海外注册中国电信漫游卡). 我甚至不客气的说香港澳门都不是安全的,所以双护照不要走香港中转. 同时也不要用中国APP拍摄、传输自己外国护照,比如用微信传自己外国护照扫描件或者将citizenship certificate上传百度网盘就是件非常蠢的行为。中国收集个人信息的力度举世罕见,不要去挑战AI读取数据的能力。如果一定要存在云端,用美区账号的iCloud.

双本回加走第三国,特别是那种绝不可能和共产党共享信息的国家地区,比如其他五眼联盟,日本韩国菲律宾台湾,与CCP关系越坏的国家越安全。别想着省钱,拿外国护照跑老挝柬埔寨这类中国人民老朋友中转。泰国也不安全,瑞典公民桂敏海就是在泰国被中国国安绑架回中国的,没有泰国政府默许,国安能这么嚣张?
桂敏海这个是只能说明泰国会配合中国政府执法,但从法律上来说,这只是一个单纯的配合执法配合引渡行为而已,从程序上你挑不出毛病。毕竟瑞典公民桂敏海在中国犯事,中国法律有管辖权,如果桂敏海跑到第三国,中国法院有权请求第三国配合执法,引渡到中国。至于第三国是否愿意配合,是第三国内政,与中国政府无关,愿意引渡中国政府高兴,不愿意引渡中国政府也没辙。而泰国法院把桂敏海扣押引渡会中国,只能说明中泰两国走得很近而已,但法律程序上挑不出毛病。至于瑞典政府向泰国警方施压的做法,就和中国最高法院向泰国最高法院施压的道理一样,泰国警方愿意听谁的,完全是泰国内政。

Kwok Tsz Wai : 2024-01-25#42
另外我补充一个。美国要求所有经过美国领空的航班,即使不在美国境内起降,也必须提供所有登机旅客身份信息。中国会不会有类似要求?比如你从新加坡飞美国或加拿大,在俄乌战争以前航线会经过中国—俄罗斯—北极—加拿大领空,从曼谷或吉隆坡飞日韩的航线也经过中国上空。所以即使你坐的是国外航司,如果不好好规划航程一样有暴露风险。保险的做法还是能尽量用中国护照就用中国护照,加国护照只作为进出加拿大的旅行证件。
如果中国有类似要求,改名就可以解决。或者去日韩转机,去中东转机,不经过中国凌空,也能规避。在国外,能用中国护照尽量用中国护照,也没错,你的护照越乱,中国边检就越懒得查

sunny98 : 2024-01-25#43
桂敏海这个是只能说明泰国会配合中国政府执法,但从法律上来说,这只是一个单纯的配合执法配合引渡行为而已,从程序上你挑不出毛病。毕竟瑞典公民桂敏海在中国犯事,中国法律有管辖权,如果桂敏海跑到第三国,中国法院有权请求第三国配合执法,引渡到中国。至于第三国是否愿意配合,是第三国内政,与中国政府无关,愿意引渡中国政府高兴,不愿意引渡中国政府也没辙。而泰国法院把桂敏海扣押引渡会中国,只能说明中泰两国走得很近而已,但法律程序上挑不出毛病。至于瑞典政府向泰国警方施压的做法,就和中国最高法院向泰国最高法院施压的道理一样,泰国警方愿意听谁的,完全是泰国内政。
错啦。桂敏海是直接从泰国被绑架回中国的,根本没有泰国出境记录,不是泰国警方抓住后引渡到中国,更没有通过泰国法院。而且中国方面也宣称是桂自己到中国“投案自首”的,不是引渡。

Kwok Tsz Wai : 2024-01-25#44
错啦。桂敏海是直接从泰国被绑架回中国的,根本没有泰国出境记录,不是泰国警方抓住后引渡到中国,更没有通过泰国法院。而且中国方面也宣称是桂自己到中国“投案自首”的,不是引渡。
这种事情CIA可干的多了,RD跟CIA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算事

更何况,桂敏海本来就不是什么白莲花,更不是什么民主斗士,被抓了也是他罪有应得

sunny98 : 2024-01-25#45
这种事情CIA可干的多了,RD跟CIA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算事

更何况,桂敏海本来就不是什么白莲花,更不是什么民主斗士,被抓了也是他罪有应得
你这话题也转的太生硬了点吧?呵呵。我只是说不是引渡,对他本人没有任何评论,你怎么突然转向到这里了?

科幻世界 : 2024-01-25#46
另外我补充一个。美国要求所有经过美国领空的航班,即使不在美国境内起降,也必须提供所有登机旅客身份信息。中国会不会有类似要求?比如你从新加坡飞美国或加拿大,在俄乌战争以前航线会经过中国—俄罗斯—北极—加拿大领空,从曼谷或吉隆坡飞日韩的航线也经过中国上空。所以即使你坐的是国外航司,如果不好好规划航程一样有暴露风险。保险的做法还是能尽量用中国护照就用中国护照,加国护照只作为进出加拿大的旅行证件。
从这个角度讲,最好还是从美日韩中转。因为这样的航线不会暴露同一名字的第二本护照的信息给中国政府。
假设从香港起飞直接赴加,航线也可能是要经过广东福建沿海领空的。

盖帽 : 2024-01-25#47
你这话题也转的太生硬了点吧?呵呵。我只是说不是引渡,对他本人没有任何评论,你怎么突然转向到这里了?

呵呵

Kwok Tsz Wai : 2024-01-26#48
从这个角度讲,最好还是从美日韩中转。因为这样的航线不会暴露同一名字的第二本护照的信息给中国政府。
假设从香港起飞直接赴加,航线也可能是要经过广东福建沿海领空的。
你说的这个问题,只要改个名字就能解决